清清卢氏“靖华杯”全国征文大赛截稿在即(2)
2017-04-16 12:31 来源:鼎道Media商圣范蠡在大禹导洛的山河口隐居经商,留下美丽传说;出生于卢氏的唐代名将张士贵追随唐初三代帝王李渊、李世民、李治奋战40年,为大唐江山出生入死,屡建奇功,卒后陪葬唐太宗于昭陵,当朝宰相上官仪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,千古流芳。一百多年前,在五里川镇,诞生了当代著名的教育家、翻译家、散文家,曹靖华先生。鲁迅先生为其父曹植甫先生撰写的教泽碑文,被毛泽东赞誉为“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”,为卢氏留下了千古佳话。这里更是革命老区,是红色歌曲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》传唱地之一,红三军、红二十五军和中原突围部队,先后建立鄂豫陕等革命根据地,播下了革命火种。从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足迹中,我们依稀还能看到,那些革命先烈,当时在这里生活、战斗的身影。这些无不激励着卢氏人民,奋勇向前,拼搏进取。
卢氏县居千里大秦岭东段,北耸崤山、中固熊耳、南卧伏牛,4037座大小山峰错落耸立,2400多条河流涧溪纵横期间,是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的经典区段,境内分布着众多的高山、峡谷、瀑布、温泉等地质景观,许多旅游资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精品、极品、孤品,以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环境被专家赞誉为“中原绿宝石”、“河南后花园”、“中原最后一块旅游净土”。
卢氏地处中国南北地质、气候、生物分界线,兼具南北风情,森林覆盖率高达69.3%。一个集春赏花、夏避暑、秋养生、冬沐浴于一处的“全天候旅游胜境”,构成了独具一格的“四季旅游”格局。2003年旅游资源普查显示,卢氏县有旅游资源单体327个,其中有8个主类、22个亚类、59个基本类型,分别占全国的8个主类、31个亚类、155个基本类型的100%、71%、38%。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兼容并蓄,相融相谐,令人叹为观止的山水奇景和人文胜迹,联袂构成了自由山水、清清卢氏的立体化生态文化旅游大观园。
卢氏县城就是位于这座大观园中心的一颗璀璨明珠。她既保留了流传千年的古邑文明,又散发出浓郁的现代城市气息。三门峡市唯一的县级游客服务中心位于滨河绿化长廊,旅游集散和服务功能日臻完善;河南省县级最大的卢园广场,以浓厚的文化气息和鲜明的园林特色,成为卢氏山城最大的会客厅,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八方游客。随着打造“印象老城”综合项目的开发实施,一个集生态休闲、文化寻古、自驾车运动等为一体的宜游宜业宜居新兴旅游城市正在崛起。卢氏县城是立体生态文化旅游大观园的中心集散地,风生水起的八大骨干景区,以其深厚的文化资源、优良的生态资源和优质的水资源,成为卢氏的标志性景区,可谓八极擎天,合力支撑,引领全县旅游业快速发展。
位于卢氏县东北部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——豫西大峡谷,由99级瀑布及300多个潭池组成,青山与碧水辉映,飞瀑与流泉交织,具有奇特的峡谷风光,号称“中原勇士第一漂”的激情漂流闻名遐迩,连续十一年在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期间成功举办“全国双胞胎漂流大赛”,吸引包括台湾、港澳等地在内的全国各地双胞胎参与赛事,影响空前。2006年该景区成为三门峡市第一个4A级自然山水风景区,2007年被评为全国“游客最喜爱的十大景区”之一。
位于卢氏县中西部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——双龙湾,既有南国特色的灵山秀水,又有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。150米宽闪烁着七色彩虹的华夏第一水帘洞、冲山而出的百尺飞瀑、充满神奇的闯王文化和洛神故事、宛若漓江的洛河小三峡、五彩斑斓的溶洞群等一大批核心景观,让双龙湾散发出仙女般的迷人风采,也构成了一个中国北方罕见的立体叠彩大观,被人们誉为“秦岭罗敷、北国漓江”。2008年,该景区在中国旅游总评榜中被评为河南省唯一的年度“新锐景区”。
地处卢氏县西南豫陕边界的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、地质公园总面积2982公顷,森林覆盖率高达99%,其中原始森林1330余公顷,是河南省唯一的以高大型林木为主的森林景观,有河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山箭竹林、原始华山松林和林相独特的日本落叶松林,植物种类1800余种,千年古木在25万株以上;动物400余种。玉皇山人文景观、自然景观多达数百处,以罕见的原始生态植被、迷人的飞瀑流泉而著称,是一处物种丰富、景象万千的天然乐园。海拔2057.9米的主峰玉皇尖雄踞群山之上,是河南省第二高峰,比东岳泰山还高出533.9米。玉皇山既是科考、野营、探险的重要场所,又是旅游观光、度假避暑的理想胜地,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