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佛医学博士:长期吼孩子阻碍其大脑发育,影响一生!

2019-11-26 11:19 来源:未知
1

  根据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:

  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中,只有不到20%的表述是积极和充满鼓励的。

  每个孩子平均一天会得到超过400条的负面评论,而正面评论却只有30多条。

1

  这些,都是父母责骂孩子的常规用语。

  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,都是真心爱孩子的,这不容置疑。但绝大多数时候,他们满嘴是爱,却表现得满目狰狞。

  让孩子过早接受语言暴力、承受压力,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,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、胆怯……

  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,是孩子性格缺陷的元凶

  最近在《超级育儿师》里看到一对素人母子,3岁的儿子经常蛮不讲理,只会歇斯底里地哭,母亲非常暴躁,习惯用大吼大叫来解决一切问题。

  节目组跟拍了母子相处的一些日常:

3

  孩子跟着妈妈逛菜场,他对菜场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,但是妈妈毫无耐心地打击孩子:“不许再烦我了!不许再问我了!”在孩子一路哭喊着要抱时,妈妈只会重复着对孩子吼:“我拎着东西怎么抱你?”

  孩子在家里玩小汽车发出了声音,妈妈瞬间暴跳如雷:“你不许发出声音!我最讨厌吵了!”这位妈妈不解儿子怎会如此烦人,却意识不到,这个家最大的噪音是自己发出来的。

4

  为了让妈妈感受孩子每天身处的环境,节目组让她前往声音体验场所听听自己平时是什么样子。当那些日常的“大吼大叫”劈头盖脸地砸向自己的时候,妈妈才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具有巨大的杀伤力,她的情绪渐渐崩塌,最终浑身颤抖地捂住耳朵,蹲在地上失声痛哭。

5

  《儿童发育杂志》发表过一项研究结果,父母冲着孩子大吼大叫,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:孩子焦虑、压力和抑郁的程度增加,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。

 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,无论孩子犯错与否,父母都应好好说话,大吼大叫不仅对改变孩子的言行无效,还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。

  语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伤痛

 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·阿德勒说:孩子的心理产生自卑感,变得以自我为中心,可能是由于身体缺陷带来的影响,也可能是成长环境造成的。

  比如,家长对孩子采取了错误的教育方式。孩子会认为,生活充满了苦难,因为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种敌对的情绪。

6

7

  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伊森·克罗斯博士的一项实验发现,情绪伤痛和身体伤痛的脑回路是相同的:

  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,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,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,神经系统能体验到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。

  也就是说,当父母辱骂自己孩子的时候,孩子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,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!

10

  弗洛伊德说,人的精神疾病与性格缺陷往往是童年时期造成的。父母的吼叫对孩子来说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批评,而是如同一把利剑,直戳孩子的心灵深处。

  有调查显示,40%以上的青少年罪犯,都遭受过父母语言上的伤害。

  你的话语里,藏着孩子的未来

 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:

  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(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、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),海马(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),和前额叶(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)。

11

  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,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、匮乏的环境中,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“求存模式”的结构,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。

  所以我们能看到,诸多童年贫穷、家庭不幸的人,即便成年后生活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善,也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。

  DianeDweller写过自传《妈妈、狂躁与我》,文中她回忆了自己从小生活在对妈妈的恐惧之中。

22

  她的妈妈经常会毫无理由地对她发脾气,大吼大叫更是家常便饭。为了躲避抽打责骂,她会躲在床底,靠数床板和幻想熬过一天;在6岁时,她曾希望妈妈死去。

  为了在家庭当中得以“生存”,她更是毫无底线地去满足母亲所有的要求,可无论做得有多好,母亲总有理由数落她、挑剔她。她每一天都活在自我否定的阴影里。

133

  在她17岁那年,她遇到了比他大八岁的Tony,Tony对她关怀备至。从来没吃过糖的人,感受到了糖的甜,她迅速坠入爱河,和Tony结婚。而她早已因为童年经历形成了讨好型人格,只想着不断地去满足他人,才能换回一点点的爱和回报。

  为了紧紧握住这颗来之不易的糖,她拼命对丈夫好,可丈夫仍然不满意,经常莫名指责她、骂她没用。即使是丈夫有错,她也不愿意离婚。她逃离了母亲的“深渊”,却又落到了另一个深渊里。

  心理学的“暗示效应”也告诉我们——

  父母的否定、打击、批判,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,并转化为孩子“内在的批判声音”,形成强大的“反自我”意识。他们会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否定,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即便成年后批判你的那个人已经不存在了,这种批判态度还会保留在心里,时常苛责自己。

100

  正如苏珊·福沃德教授在《中毒的父母》一书中说:小孩

  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,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。

  所以,你随意的几句话,却是孩子心目中最扎心的评价,孩子的生活积极还是负面,全在父母一念之间。

  温柔而坚定,才能教出好孩子

  泰国拍过一则广告,妈妈们在等孩子们放学,孩子们来的时候,都一身烂泥,脏兮兮的,妈妈们见此都惊呼,无一幸免地对孩子大吼:“天!妈妈最讨厌你弄脏了!你去干什么了!”

136

  但没一会儿,妈妈知道了孩子们“邋遢“”的真相。

  原来,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,有位老爷爷的推车坏在了泥地里,东西洒落一地,孩子为了帮忙,才弄得自己一身泥。

103

  妈妈们得知后很感动也很愧疚。原来自己眼中调皮捣蛋爱闯祸的孩子,实际却比想象的都要善良和天真。

  下一回,不要忙着指责孩子,也许他的初衷会感动到你。如果发现孩子真的做错了,我们也要温柔且坚定。

  正确的沟通,都是非暴力的。著名心学家马歇尔·卢森堡在《非暴力沟通》一书中,就提到了一种和谐的亲子沟通方式。需要父母多一些耐心,认真观察孩子的行为,仔细感受孩子的心理,分析其原因,然后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。

111

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,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。温柔善待每一个孩子,给他们的心灵筑上最坚实的防护,让他知道:

  有爸爸妈妈托底,爬再高也不用怕坠落,走再远也不用怕迷路。

  孩子需要鼓励

  学习支持也不能落下!

  距离寒假也只有两个月

  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!

  来思博乐

  进行10天沉浸式学习

  多维度掌握英语综合知识

  既没有浪费孩子的有趣假期

  又不耽误孩子学习知识

  现在报名还能抢占5折名额!

  点击了解寒假班详情↓

微信图片_2019112

0000

关键词:

分享到:
至顶 反馈 至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