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百年贵州酒江湖,半世纪珍酒进化史——珍酒和它的工匠们

2017-12-18 10:23 来源:鼎道Media


  珍酒珍十五系列报道之二

  本组报道共计10万字,敬请关注

  把酱酒做好,把世界推平

  高端访问,珍酒酒业总经理,胡波

  摄影:吴斯玄唐涛赵弯弯曹辰珍酒资料图

  导言:

  “从小闻着酱香酒长大,酱香酒已经进入我的血液,进入我的生命,它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”,珍酒酒业总经理胡波,一个高级企业管理人员,一年几十亿产值企业的操盘手。聊到情深处,一改惯常的“冷静、理性”,居然用如此“感性”的语言,来表达自己对酱香酒的感情——那一定是真爱。

  胡波出生在茅台河边,1992年进入茅台酒厂,在茅台集团工作23年,曾经担任茅台集团山东大区经理、茅台市场部经理,原茅台集团习酒公司副总经理。

  2016年,胡波出任珍酒酿酒公司总经理,接管了这个经历传奇的著名企业。

  我们很难从胡波厚实而天然的日常笑容中,探询一个统领千军万马,进军广阔市场的领军人物那种霸气,大多数时候,他是沉默的。

  然而当我们探询珍酒、探询酱香型白酒如何做大全国市场的时候,他明亮的双眼中瞬间闪耀锐利的光芒,英悍之气一时不可逼视——也许正所谓大音希声、大象无形,在男子汉广阔的胸膛中,纵有千军万马,都要整齐的听命令。

珍酒酒业总经理胡波

  小标题:产品的力量

  《贵阳晚报》(以下简称“贵”):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,产品当然是第一位的,我们先从一个细节开始,你怎么理解珍酒的产品精神?

  胡波(以下简称“胡”):酿造酱香酒,是我们贵州的一个古老行业。珍酒从1975年开始做,到今天42年,作为酱香酒这个家族的一员,珍酒还算年轻的。珍酒能有今天这样的成绩,得益于我们一以贯之的细节把控,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,就是“工匠精神”。

  “工匠精神”是具体的、客观的,不是玄学,不是时髦,更不能是忽悠。尤其是酱香酒酿造这种传统行业,更其需要工匠精神——高质量的酱香酒生产,需要积累,这种积累包括“技术的积累”和物质的积累。

新酒流长,珍酒酿酒第十五班

  酱香酒的酿造,很大程度上还是“经验科学”,没有标准的操作规范,无法“标准化”。我们组织大规模的生产,靠一个人、一个小团体的力量,是肯定无法完成的,他需要一代代的酿酒精英,不断培养团体,在全部人员中形成一种“操作惯性”,从而形成企业的生产逻辑。酱香酒的生产工艺,是以“人”作为传承媒介的,师父带徒弟,生生不息、代代相传。

  珍酒在这方面有优势。珍酒本来是当年“试制茅台”的产物,当年的老师傅们,都是从茅台酒厂调过来的,郑光先、张支云、杨仁勉、林宝财这些人,本来就是茅台厂的精英,尤其是我们的老酒师张支云,是从成义烧房时期就当酒师的老师傅。这一代人传承并发展了酱香酒的酿造技术,茅台的工匠精神,在珍酒厂得以延续。珍酒的酿造血统,是茅台河谷数千年来酿酒传统的“正宗。”

关键词:

分享到:
至顶 反馈 至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