厦门新东方:出品如何做到标准化?厨师长有妙招!

2017-04-27 23:54 来源:鼎道Media

  出品不稳定,是很多餐厅都会出现的问题,这个责任,当然无可避免的是后厨的责任。今天介绍的这位总厨,就花了很多时间四处学习厨政管理经验,并结合餐厅情况,设计了一套适合餐厅的标准化厨管理念。我们暂且叫它:六步法。

  第一步

  标准菜谱是前提

  ▼

  标准菜谱是统一各类菜品的标准,它是菜品加工数量、质量的依据,使菜品质量基本稳定,有利于成本核算和控制要求:

  1、标准菜谱基本上是以表格的形式,列出主辅料配方,规定制作程序,明确装盘形式、盛器规格及味型,指明菜肴的出净率、成本、毛利率和售价。

  2、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叙述,叙述中应明确标出烹调的温度和时间对菜点质量的直接影响,应列出操作时加热温度和时间范围,以及制作中菜点达到的程度。

  3、标准化菜单需配上图片,以供日常工作中参考。

  第二步

  进货也要标准化

  ▼

  结合食品安全法,根据菜品标准化菜单中主配料的选料要求进行采购,具体要求为:

  1、让食材供应商标准化起来,每次必须带着个人身份证、营业执照复印件、原料检疫证来送货,否则无条件拒收。

  2、将所需原材料的标准,包括色泽、味道、质感及形状,每千克约含个数等写在购料单上,提前发给送货人,要求供货商必须按照购料单进行送货,达不到要求的拒绝进入厨房。

  3、采购回的原料必须按照六T原则,分类摆放,本着先进先出的原则,不仅要做到荤素原料分开,未加工的食材与加工后的也要分开存放,合理使用。

  第三步

  计量器帮助厨师定量

  ▼

  列出标准菜单,把握好进货程序后,就必须加强对加工过程的监管,以达到厨房工作人员的正常标准化操作。具体要求是:

  1、由行政总厨主持,采用定期每月一次对原料加工人员的培训, 确保日常的加工人员掌握加工标准。

  2、加工的过程也是一个监督的过程,因为质量直接关系到菜肴的色、香、味、形,加工人员凡遇到不符合要求的原料,可以拒绝其进入菜品加工程序。遇到此类情况,一方面要追究采购人员的责任,另一方面要设计如何将不合格的原料处理后另作别用(如形状不合格的可以大块变小块,颜色不合格的可以清烹变酱烹,但是不可食用的一定要处理丢弃)。

  3、加工过程中,需要使用工具的必须使用,严禁出现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直觉来进行加工,必须确保加工过的成品或半成品不浪费。电子秤、小台秤、天秤、尺子、温度计是后厨不可缺少的计量工具。

20170322西点-蜜汁叉烧酥

  第四步

  配菜量化分档

关键词:

分享到:
至顶 反馈 至底